第50章 实体唱片的崩塌-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》
第(1/3)页
1996年,全国的网民数量仅有十几万人,且大部分都是机构、单位用户,个人用户极少。
而到了2004年,全国网民数量已经激增至9400万人。
虽然普及率仅有7.2%,但架不住人口基数大,上亿规模的网民,不仅催生出一大堆互联网公司。
还有大量的网友。
以及数字盗版。
与此同时,在消费电子市场,从今年年初开始,各大品牌的MP3开始了全面的价格战!
纽曼MP3打出口号,不求最低,但求更低!
128MB的纽曼之音A30从259元暴降至199元,一举冲破200元大关。
200块对于很多学生、年轻人而言虽然也不算太便宜,但跟几年前动辄一两千的天价而言。
它,太便宜了!
什么音质不好,内存不够?
都踏马199了,还要什么自行车?
买!
买踏马的!
用压岁钱买,用零花钱买,找爸爸妈妈、哥哥姐姐要,200块的东西不比上千的三星。
很多家庭都觉得小贵,又不是特别贵。
眼看纽曼不讲武德,那些大品牌也坐不住了,三星YP-780也从原来的1690块降职999元。
降了近700,还有利润,可见MP3有多赚钱。
其他的魅族、台电、爱国者等等品牌的MP3也迎来普降。
要的就是击穿底线!
MP3的大规模普及更进一步的促进了数字音乐盗版,毕竟,大部分都不会,或者懒得用CD转换格式,再转移进MP3播放器。
费那个事干嘛?
直接下载啊!
千度MP3随手一搜,不是随便下载?
没有电脑?
不会?
没关系!
学校旁边的打印店就有专门的下载服务,老板帮你代下载,一块钱一首歌,多买还有优惠。
十块钱,老板就把你下满。
什么歌都能下!
一张盒带的钱就能下几十首歌,什么喜欢下什么!
给你来一套全金曲大合集都没问题!
数字音乐的‘寒流’,席卷全球,不论是欧美,还是亚洲,即便是版权管理最严苛的小日子,也无法抵挡这股新时代的浪潮。
港台地区同样如此。
专辑突然就卖不动了。
从前,专辑卖个二三十万,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什么天王、天后,没过50万,装什么逼?
现在?
十万就是爆款!
二十万?
小天王、小天后,或者直接叫天王也没什么问题。
三十万?
妥妥的天王、天后。
如今,宝岛地区最能卖的男女歌手,一个是周杰纶,一个是蔡依琳,他们两个新专辑的销量也就30万左右的销量。
而内地这边,更加的惨不忍睹。
寻梦乐队今年的新专辑一共只卖了43万张,这个销量看着比宝岛地区多了一倍。
但内地的人口是宝岛的几十倍。
而且,寻梦乐队的销量已经是业内一线数据。
年初爆火的那张《2002年的第一场雪》,对外披露的销量是200多万,实际上正版销量只有一百万不到。
灌水也是业内的惯例。
毕竟,盗版太多,如果把盗版数据统计到正版销量之中,《2002年的第一场雪》销量保底大几百万。
甚至破千万。
所以。
对外爆200多万销量,完全没有问题。
如果不灌水,如实披露的话,看着那些火遍大街小巷的专辑销量只有几十万,百来万,那不是太难看了一点。
摩登天空也没能免俗。
不过。
他们对外报的数量是全亚洲出货量超百万,反正就是一个文字游戏,出了内地,寻梦乐队的影响力还很有限。
港台地区不是滚石不帮忙,而是很难。
刻板印象是一个很顽固的问题,在很多港台人眼中,内地太落后,歌手就是‘土土’的。
第(1/3)页